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中国传统雕塑中石窟造像观研究
文章作者:张海童        信息来源:包豪斯设计网         发布时间:2013-10-15

中国传统雕塑中石窟造像数量众多,其中以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敦煌石窟为代表的四大石窟就有造像十多万尊,这充分反 映了我国古代石窟雕塑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这些石窟雕像记载着不同历 史时期的宗教文化与时代审美,也记载着中国人独特的造像观。它特有 的观察形体、表现形体的方式,不同于欧洲希腊罗马雕塑处理方式,是 我国先民从生产实践中观察自然万物,通过想象表现出来的。它独特的 造型观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物质遗产,蕴含着中国人观察、想象、处理形 体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与继承。

一、造像人物特点反映外来文化在本土的民族化与地域化

佛教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开窟造像在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高峰。佛 教造型的最初原型是从印度雕刻传来中国的。《魏书·释老志》:“太安初 (456)有狮子国胡沙门浮陀南题等五人奉佛像三到京都。皆云:各历西 域诸国……外国诸王相承,咸遣工匠摹写其容,莫能及难提所造者,去 十余步,视之炳然,转近转微。”这仅是印度佛像雕刻技法传来中国的一个例证[1]。魏晋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的早期造像中仍能看到偏袒右肩袈 裟的印度键坨罗式的造型风格,如北魏昙曜五窟中第二十窟主佛造像为 露天造像,造型洗练,其衣饰袈裟就是偏袒右肩的键坨罗式造型风格。 造像面容突出特点是秀眉俊目、广额高鼻。躯干特点是胸部开阔平坦,臂 膀粗壮有力,盘腿造型宽阔平直,整个造型体态非常健硕,有北方游牧 鲜卑族的特点。其雕刻手法概括,风格强悍,有一种阳刚之美。因建窟时 有明确的指令,魏书中说:“召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所以造像既体现 了大佛“高大雄伟,举世独尊”的制作规范,又有当时帝王的影子,成为 政教合一的偶像。造像特点已初步有本土民族化的表现,代表着外来佛 教造型与本土造型的融合。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并有意接受汉民族艺术 传统与审美,这在石窟雕塑中有所体现。例如龙门窟中北魏时期开凿 的宾阳中洞,中央坐佛形象已有当地中原汉族人的特点。这表现在:第 一,身着敞服“褒衣博带”,“这种佛装是当时南朝士大夫地主阶级的服 饰”[2],已区别于北魏前期云冈石窟的右偏袒犍陀罗式造型风格;第二, 脸部造型长圆,慈眉善目,五官刻画眉形较圆,眼部开张较大,长度较窄,嘴部形状上弯,整个脸部体量厚实、丰润,也已区别于云冈石窟造像 特点,有汉族中原人的特点;第三,衣服纹路用浮雕形式处理简练概括, 前后层次清晰。形体处理很概括富有变化,既继承了云冈北魏前期昙曜 五窟的概括整体感强的特点,又启发了唐代造型的丰满圆润的特点。人 物表情刻画突出,造像风格质朴淳厚庄重自然,比例适中,有河南当地人 的特点。体现着中国佛教石窟艺术近一步汉化与地域化的特点。

二、造像风格特点体现时代、地域的审美

奉先寺的造像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彩部分,显 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度。大像总高17.14米作结跏跌坐式,整个造像风 格端庄秀丽,集稳健睿智于一身。造像头部体积丰满圆厚,外形方中带 圆。五官中眉毛是一个上弯的斜面,状如弯月,下面眼睛的体积饱满,眼 尾上挑,眼神深邃睿智。鼻子造型较写实,口唇抿闭,嘴角微微翘起,略 带一丝笑意,显得庄严而慈祥。上唇波浪弧线形体积,状如花瓣,下唇则 开阔平直,与上眼皮的平直线形成呼应,显得平稳安静,整个造像有一 种雍容典雅的风度。发际线呈半弧状收起,上有凸起的螺发,唐代造像 头部多有花纹,头顶有半圆形的发髻,两侧双耳垂肩增加了人物的气度。 上半身肩膀胸部体积宽厚丰腴,变化柔和富有起伏。通身的披衣也刻画 的薄衫通透,似能看到胳膊的温润,使造像在庄严中透着温暖。上半身 外轮廓造型处理,是一种向上式渐收形,突出了脸部方圆的形体。胸腹 部形体与胳膊形体联接处体积起伏较小,从而使上半身整体形体呈现 更加开阔饱满之感。胸肩开阔后倚,通身的袈裟,整体给人稳重开阔的 感觉。脸部表情端庄秀丽睿智,气宇贯通,与旁边站立的菩萨面部的柔 和表情形成对比,菩萨的表情温良可亲,眼目下视,与主佛目光广远形成 对比,一个神态充盈气宇端庄,一个含蓄内敛温柔和善。整个主佛的比 例宽度高度都是旁边菩萨和天王金刚的一倍之多,在体量和比例上都做 了对比,突出了主佛。造像远观体积饱满风格雍容端庄、温厚睿智,体现 了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审美风格。

三、雕刻造型处理手法的丰富多样性

(一)运用体积与解剖的夸张进行人物造像的典型刻画

奉先寺中一窟九尊造像,主佛两旁是菩萨与天王力士,其中力士造 像中头部体积夸张,刻画尤为突出。力士的方形脸上的肌肉与上挑的眉 毛、额头、面颊中的颧骨都处理成像山岳一样起伏,体积夸张的形体。力 士的脖子也是夸张为青筋暴露的粗壮形体,加上怒眼圆睁,张开的嘴部 发出威呵之声,有性格刚猛暴裂之感,极为生动。由此可见古代匠人的解剖关系完全是按照刻画人物形态气质而进行的,并非局限在合理的解剖 学上。天王力士的威武阳刚与主佛、菩萨的平静柔和,一静一动形成对 比,加强了主体造像的威仪。“石窟佛教造像特点在于对典型形象的刻 画及主题的突出。不论是佛、菩萨或天王、力士,都按照他们的身份、性 格以及不同的职司要求而给以恰当的人物形象。……但唐代雕塑者并没 有因袭前代的格式,而是严格地区别出不同人物应有的身份,表达出恰 当的典型美。”[3]以后历朝的佛造像基本上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的。

(二)比例的夸张表现与线的运用

龙门石窟唐代开凿的极南洞中的菩萨是高浮雕形式。整个雕像身 材修长,尤其是下半身的比例是上半身的三倍,极为夸张。人物动态呈S 形,腰部有微微的左侧扭转,重心在左腿上;上半身赤裸,胸前有璎珞, 通身的衣纹流畅由上而下自然贯通;下半身衣裙通过五层密集排列的竖 向优美的弧线,将身段拉长,显得挺拔优美。其上有呈叉形璎珞由上而 下像两条河流交汇于腹部形成一个圆形结,又流向下方打开,与下摆衣 裙形成主次分明的两个层次,把体态的优美和挺拔近一步加深。第三个 层次是通肩的彩带在腰以下形成两个半圆形,半圆形彩带的优美弧与下 摆衣裙纵向线条形成对比,增加了一个层次,整体造像生动优美,脸部 虽已毁损但不影响整体的身姿的曼妙。

(三)造型装饰美的表现与世俗化表现

麦积山石窟雕塑造型中,尤其是衣纹的处理极富装饰之美,如麦基 山133窟中菩萨造像,突出下摆衣裙的华美秀丽。层叠下垂的衣裙外轮 廓造型处理成很少见的半圆形,五六层华美裙褶,线条以薄浮雕形式表 现,外形似一朵盛开的花朵,有一种极富美感的享受,当时工匠们不拘 一格的表现,将主观处理的形与想象的形完美结合,衬托出造型上半身 的微微前倾的动态与典雅秀美的脸庞。麦积山北魏时主佛也是如此,其 端坐台上,眉眼含笑,神态亲切和蔼,脸庞有北魏时特有的“秀骨清相” 整体造像清俊秀丽温婉动人。此时造型面容更加接近真实生活中的人 物,有佛教雕刻世俗化的表现。衣饰是外披汉族式风格的冕服式袈裟, 身形修长,其下裙摆为五层,都被雕工雕凿的有薄纱飘逸之感,同时裙 褶曲线波浪般起伏,线条优美流畅,浮雕处理与阴阳线条结合,衣裙处 理的美仑美幻其外形似一朵美丽的花蕾造型,富有装饰之美。

(四)造型动态性表现与写实表现的细腻微妙

莫高窟第45窟唐代菩萨立像高185厘米,由于是泥塑,所以整体造 像表现上更加自由,可看到整体造型体态优美,头部微微右倾,腰部有 一个扭转,重心落在右腿上,整个动态有一个S形优美曲线,人物站立姿 态松弛、舒适与安详。与唐以前菩萨僵直站立姿态有很大的变化。在身 体重心与结构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有新的变化,胸与腰部结构外轮廓清 晰,尤其是腹部肌肉塑造真实,如有温度之感。头部造型为长圆形,螺发高束。身上飘带衣饰前后层次交代清晰流畅,腰部紧束与肩上搭垂的衣 纹有收紧、有折垂,来龙去脉交代清晰变化丰富,甚至面料的厚薄都能 感觉到,非常写实。五官比例适中,弯形眉毛,安详闲适的眼神,细长的 鼻子,嘴部像盛开的花瓣,下唇体积像波浪起伏,体积饱满,人中较深嘴 角微翘,由于施以红色,所以特别生动。

唐代敦煌194窟的菩萨像高143厘米,这时期的菩萨造型由男像转为 温和的女像,服饰由印度键坨罗风格转变为汉人服饰。整个头部脸型体 积饱满,呈鹅蛋型丰腴之感,眉毛似弯月高悬与魏晋时眉毛线条高扬平 直有区别。微微凸起的半圆形眼部微睁,眼睛像两条细长的小鱼,微微 波折起伏刻画细腻,如眼角、眼球、眼尾都有转折与变化,既写实又富有 表现力,极为生动。

综观各石窟雕像,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但造型中也有共同特点, 如在动态处理表现上,主佛造型一般为坐姿、菩萨和金刚力士造像多为 站立像。在整体龛窟造型布局安排上一般是主佛居中,菩萨金刚力士两 旁站立,主次分明。在性格典型塑造上主佛造型气质端庄典雅,菩萨造 型则慈眉善目,金刚力士比较刚烈,一静一动气质对比。比例表现上主 佛高大,其它造像则小于主佛,突出主佛造型的伟岸。在这种共同特点 之下各时期又有不同的雕刻处理,如魏晋时期麦积山造像多为“秀骨清 相”,神态温婉良善微笑迷人,身材修长,衣裙处理华美精致,层次丰 富、线条流畅自然,雕像有逐渐世俗化表现。云冈石窟北魏前期的造像 体面处理平展开阔,线条顺畅,转折清晰分明造像风格清俊挺拔。处理 手法概括洗练,整体感强。而唐代敦煌造像特点是雕彩相结合,造像体 积感加强,处理多以圆弧线为主,造型显得圆转而多变。人物动态较大, 面部及躯干形体处理变化丰富,体积起伏较大。形体感觉圆润而细腻, 神态富足安逸,体现了大唐政治经济的繁盛状态。洛阳龙门石窟造像体 量饱满厚实,风格稳重端庄典雅,气度宏大,典型性性格刻画突出表现 丰富,体现了大唐的太平盛世。同时我们看到古代的能工巧匠,通过吸 收传统,博彩众长,不拘泥于佛教规范,吸收民间智慧,融外来文化于本 土文化当中,注重现实生活的观察,重新创造雕凿出符合地域与时代审 美的形象造型,打造了不同于其它民族的造像观念,这种传统值得我们 后人研究借鉴。

 

注释

[1]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上)》,340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云冈石窟保管所.云冈石窟》,7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

[3]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中)》,623页,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手机二维码地址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免责申明 | 中外设计研究院 |

版权所有©2014-2023丨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丨最佳分辨率1024x768

Copyright©2014-2023丨WWW.CFADNET.COM丨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