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包豪斯教育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影响
文章作者:赵仕奇        信息来源:包豪斯设计网         发布时间:2013-10-19
一、序言

包豪斯教育在当代中国高等设计教育中应用十分普遍,在模仿运用包豪斯教育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些问题。首先是社会背景。其次是多元的文化差异。最后是包豪斯教育带来的结果。正如南方的桔子树拿到北方去种植,那么所得到的果实味道未必相同。

包豪斯对于德国的现代工业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和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是包豪斯教育在对世界各地设计教育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框架模式作用。尤其是在我们现在社会形态中包豪斯的这些教育观点是否完全符合我们的社会要求、包豪斯的设计观点是否还是设计的最前沿、包豪斯的教学模式是否还适合我们使用。包豪斯教育的思想观念、文化差异、教育环节等都需要我们来再次用快速发展的当代文化来验证。

二、包豪斯教育的分析

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设计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必须。第一任校长是格罗披乌斯。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1928年,迫于种种压力,特别是右派势力对于包豪斯进步思潮的无端攻击,格罗披乌斯辞去了包豪斯校长的职务。格罗披乌斯离开包豪斯后,由建筑师汉内斯•迈耶担任校长。迈耶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计与工业的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1930年迈耶与格罗披乌斯同样的原因而被迫辞职,由米斯担任第三任校长。米斯是著名的建筑师,于1928年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包豪斯的影响不在于它的实际成就,而在于它的精神。包豪斯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但包豪斯的局限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到,因而它对工业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受到了批评。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的包豪斯,从1919年成立到1933年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以其14年的存在历史深刻影响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发展。特别是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艺术设计院校的参照范例和构架基础。

从马克思哲学方面来看,包豪斯学校的教育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应当是一个新的形态。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需要一个过程。从包豪斯教育的过程来看,在学校的发展上存在着内外部矛盾。在内部矛盾上存在着教育条件、课程设置、学生培养等问题。教师的思想冲击、教师的劳动量、师生的比例等也存在着问题。外部矛盾同样也对包豪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治条件,就业环境,办学经费等都直接对办学起着主要作用。包豪斯学校的停办不仅与政治,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对思想观念、文化差异、教育环节等多方面的问题有所反映。

首先,从包豪斯的三任校长来看,其思想观念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办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上是可以比较出来的。包豪斯成立之初,在格罗披乌斯支持下,欧洲一些最激进的艺术家来到包豪斯任教,使当时流行的一是思潮特别是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包豪斯早期的一批基础课教师由俄罗斯人康定斯基、美国人费宁格、瑞士人克利和伊顿等,其中康定斯基曾担任过莫里斯教育学院金属和木制品车间的绘画课教师。这些艺术家都与表现主义有很强的联系。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奥地利的一种艺术流派。主张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鼓吹用艺术来改造世界。用奇特、夸张的形体来表现时代精神。这种理想主义的思想与包豪斯“发现象征世界的形式”和创造新的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1928年格罗披乌斯辞去了包豪斯校长的职务。职后仍进行工业产品设计工作。1930年设计的“阿德勒”小汽车是20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造型原则的典型例子。尽管小汽车的设计强调了实用功能和几何性原则,但它并未能批量生产,这说明如果设计只考虑功能和生产,而忽略了其它一些因素,如消费者对于象征性、趣味性等的需求,则设计也是难于成功的。

建筑师汉内斯•迈耶担任了第二任校长。迈耶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计与工业的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

1930由米斯担任第三任校长。米斯是著名的建筑师,于1928年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1929年他设计了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物本身和米斯为其设计的巴塞罗那椅成立现代建筑和设计的里程碑。与布劳耶一样,米斯也擅长于钢管椅设计,1927年他设计了著名的魏森霍夫椅。米斯到达包豪斯后,一方面禁止学生从事政治生活,一方面加强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学术研究,使学校又重现生机。第一个方面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是不可以的,作为学生一定要关心社会政治问题,学习政治,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但到1932年10月纳粹党控制了德绍,并关闭了包豪斯。米斯和师生只好将学校迁至柏林以图再起,后由于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上台,盖世太保占领学校,包豪斯终于在1933年7月宣告正式解散,从而结束了14年的办学历程。可以看出依靠个人的力量来抵抗社会的大背景是不行的,最后还是要失败的。每个校长的管理方式不统一,没有更好的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当教育与社会脱节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了。尤其是米斯校长的与政治脱离更是不可要的。要发展是离不开大的环境的。

其次,在文化差异上存在着教师的教育背景不同,思想方式不同的情况。包豪斯教育的基础课是由伊顿先生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伊顿先生提倡“从干中学”,即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讨形式、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但由于伊顿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十分强调直觉方法和个性发展,鼓吹完全自发和自由的表现,追求“未知”与“内在和谐”甚至一度用深呼吸和振动练习来开始他的课程,以获取灵感。这些都与工业设计的合作精神与理性分析相去甚远,从而遭到了很多批评。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1925年4月1日,由于受到魏玛反动政府的迫害,包豪斯关闭了在魏玛的校园,迁往当时工业已相当发达的小城德绍,继续自己的事业。迁到德绍之后,包豪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格罗披乌斯提拔了一些包豪斯自己培养的优秀教员为教授,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教育体系及课程设置都趋于完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完善,是比以前更好的意思)实习车间也相应建立起来了(有了实习的空间和条件)。包豪斯的教师中,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教授纺织品设计的保罗•克利(Paul Klee)以及费宁格是公认的20世纪绘画大师。构成派成员莫霍利•纳吉(Mo-holyNagy)使包豪斯的教学由手工艺转向工业设计。此外画家约翰•伊顿,建筑家米斯•凡•德洛、汉内斯•迈耶、家具设计师马赛尔•布鲁尔,灯具设计师威廉•瓦根菲尔德都是包豪斯的骨干。

1 2 3

手机二维码地址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免责申明 | 中外设计研究院 |

版权所有©2014-2023丨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丨最佳分辨率1024x768

Copyright©2014-2023丨WWW.CFADNET.COM丨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