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灵活多样的英国设计教育模式——以金斯顿大学为例
文章作者:季茜        信息来源:包豪斯设计网         发布时间:2013-10-15

现今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温家宝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引导 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创造精 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新经济模式要求下确立的新责任。

英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金斯顿大学的艺术设计与 建筑学院在英国具有良好的声誉,其“艺术设计”专业在英国专业排名 中位列前十。对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创造性与创新性培养的特 点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和合理借鉴,将对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 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笔者一年来对其多个设计专业 课堂作近距离的观摩,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与研究其怎样实施“灵活、开 放、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我国 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执行 的参考。

一、灵活的专业设置

艺术设计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涉及了艺术学、工程学、心理 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跨学科 专业,它紧密依附于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设计师并非只需埋头设计,还必须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生产销售的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 和消费,与人协同合作、相互沟通。这无疑对当今设计教育提出了挑战, 单一、死板的设计教育模式必然被灵活的跨专业学科所取代。以下将介 绍其校最具优势的两个跨专业学科状况。

( 一) 产品与空间设计的组合= “ 产品+ 空间设计” (Design:Product+Space MA)

产品与空间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产品渗透于空间,并 在自身的变化中不断创造着新的空间,产品设计是对空间完整性的延 续。空间与形体的交叉渗透,空间的无限延展,使产品设计已不仅仅局 限于产品自身,更成为大空间系统的一部分。空间设计与产品设计结合 设立的“产品+空间设计”专业,就是基于此指导思想成立的,该专业分 别由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专业背景的教授共同合作设立。

从该专业的导师Colin Holden教授那里了解到:这个新的专业方向 的设立,对在产品和空间设计有着好奇心和探索动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 尝试并定位自己专业方向的平台。该方向设立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前人的 引导,作为设计教育者,我们只是敢于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而不是一 味地被动地接受或效仿,而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设计精 神的精髓所在。

Colin Holden教授强调‘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学生是课堂的 主体,按照课程结构的要求以及对产品和空间的理解及兴趣点确定研究 方向,拟定计划,而由设计师、教育者和技术指导组成的导师组则按照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行动提供相应地支持;课程通过实际课题研究,详细 探讨并研究产品与空间设计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设计的重点包括光线、 色彩、气味、材料、可持续性、包容性等内容;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 包括产品和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平面设计等专 业,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碰撞出火花。

(二)服装设计+销售结合=服装零售专业(Fashion Retailing MA)

服装零售商是穿梭于时尚界(设计师和商界人士)、大街店铺或网 络商铺之间的纽带,作为该产业的心脏,其工作是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消 费者将在今后的几个月或者几年购买什么样的服装,服装零售商在时装 产业快节奏变化的今天,必须具有服装欣赏的品味和敏锐的市场嗅觉, 即服装设计+销售结合=服装零售专业(Fashion Retailing MA),学院将 其两个最强的专业领域——时尚和零售进行性组合,使学生在创造性、 多样性和变化快的背景下,理解和拓展时装零售业的知识。

随着时装设计、时装新闻、市场营销和业务课程的开展,全球的时 尚商业和工业中起着核心作用的跨学科将使学生获得进入时装零售和 创新实践的洞察力。笔者的朋友Jay,一位来自韩国的服装设计师,目前 是此专业的学生,她十年前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在韩国时装行业摸爬 滚打数年,和她的团队一起成功地建立了两个时尚女性服装品牌,如今 的她放弃了国内高薪的设计师总监职务,沉淀下来,每日形色匆匆地穿 梭于设计学院和商学院两个校区之间,与她的交谈中了解到:韩国的时 装行业变化飞速,时装设计师行业竞争激烈,有随时被淘汰的可能,而 且时装设计师市场处于饱和的状态,所以她需要重新选择思索和定位职 业方向,同时她也不止一次地提到未来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世界都在关 注中国,希望毕业以后能在中国发展,开创自己事业的新高峰。

跨专业的设计学科对形成学生开阔的创造性认知视野、积累创新能 力素养和多元接收新事物的思维模式等特殊优势。

二、开放的教学模式

英国是一个注重创新、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国度。学校非常注 重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引导,创新不仅是口头上的表述,更反映在具体的 软、硬件环境建设中。

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家具与产品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格局很特别, 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工作室分属同一大工作室的一楼和二楼,两个年级之 间仅一个楼梯的距离,高年级的同学可以俯瞰到低年级同学的工作室。 课程大部分都在工作室展开,工作室功能多样化,既是实验室,也是研 讨室,同时也是教室。工作室空间分割十分灵活,既可以相对独立,也可 以完全开放,与材料加工车间合为一体,完全脱离了国内教室的一般布局,极大的体现了艺术设计教学在“做中学”的教学特点,有利于高效 的课堂活动组织和教学。

学院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环境、人文的互动与 交叠关系,鼓励学生在选择课程和专业模块时进行跨专业和跨方向选 择,致力于提供不同专业、方向、年级的同学在一起共同研讨的教学环 境,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在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尤其是在研究生学习 阶段,有相当数量的跨学科、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开放式的工作 室为地点的教学方式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可 能。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围绕相同的项目,组成合作团队开展工作并互 相观摩和讨论,丰富了学生的设计经验,发挥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的作用。这些措施与方法为培育学生追求创新、重视原创的观念提供了 土壤。

三、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多样组合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育注重知识的交叉,同一课程由多位不同专 业的老师组合授课。共同组织、共同策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这种方 式利于学生得到来自不同指导教师的意见,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 励、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单一教师的个体经验带给学生思维上的 局限性。如产品与家具设计专业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团队都至少由三位 老师组成(不包括技术指导人员),这样可以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形成 了优势互补,最大可能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对学生进行更准 确的评估和提供更全面、合理的建议。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的围绕课题所进行的讲座(Lecture)、师生互动研讨 (Tutorial)、作品评议(Crit)、作品展览(Exhibition)、作品演示及汇报 (Presentation)等,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 以及协调能力。

以产品与家具设计专业的《可持续设计》(Careful Design)课程 为例,学生每人都有老师发的课程简述brief,这是该课程贯穿始终的线 索、指导方向,供学生参考,该课程设计简述内容如下:

1 介绍 Introduction

2 简述 Brief

3 过程process

4 材料Material Sector

5 能源 Embodied Energy

6 生命周期分析 Life Cycle Analysis

7 提交要求Submission Requirements

8 重要日程 Key Date

9 目标 Aim

10 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

11 课程内容 Curriculum Content

12 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y

13 评估手段 Assessment Strategy

14 推荐阅读书目及网站Bibliography

15 分组情况 Project Groups

以此大纲为依据和参考,学生进入下一步的调研(Research)阶段。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学习的控制能力,例如使用图书馆进行文献 资源寻找,完成独立设计项目并能展现个人原创与创新的一面。与团队 合作的能力也在这个环节中体现,团队课题项目使同学在项目规划、管 理、实施、协调与评估的各个方面得到较为全面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 的综合能力。

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将其阶段性的结果反馈给老师,这就是 最具特色的师生互动研讨(Tutorial),在这个互动过程为学生创造了辩 论、研讨和形成创新见解的机会。老师则转换成为辅助和引导学生的角 色,学生在调查研究或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老师则一对一或多 对一地解答学生,通过多次辅助讨论,引导其不断深入,促使学生能够完善个人创意、增强学术自信,鼓励学生坚持个性并为其创造力的拓展 能够相互提出和吸纳彼此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各自作品的创新性更加 突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教师与学生争论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 教师十分尊重学生提出的质疑和不同见解。教师也从来不会给学生一个 所谓标准的正确答案,鼓励并引导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寻求多 个答案的态度,因此,学生在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有每个阶段的成果总结、汇报和展示,这就是作品评议(Cr it) 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现阶段的成果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展示,而教 师组的每一位老师将会给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而之后作品展览 (Exhibition)、作品演示及汇报(Presentation)则更是对学生独立思 考、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调并表达其成果等各方 面的能力的锻炼。

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新教育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关注的 焦点问题,通过对比、反思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在设计教育过程中创 新培养的缺失与不足,并对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创造性与创新性 培养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和合理借鉴,将对进一步提高艺术设 计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J.Heskett:The Design Task Force:A Strategic Review of Desig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2003),P79-108.

2 R.Vander Lugt:Design Studies,Vol.26(2005)No.2,P101-122.

3 http://www.kingston.ac.uk/

手机二维码地址

关于网站 | 联系我们 | 广告投放 | 免责申明 | 中外设计研究院 |

版权所有©2014-2023丨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丨最佳分辨率1024x768

Copyright©2014-2023丨WWW.CFADNET.COM丨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202438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