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文章作者:网站编辑   文章来源:中外设计网   发布时间:2016-09-23 20:23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 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 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 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作品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 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 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毕尔巴鄂步行桥


1951 年 7 月 28 日,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附近的Benimamet,其名字卡拉特拉瓦是从中世纪骑士的等级传承下来的。他的父母从事农产品,因此他对国际上的大事非常了解,这在佛朗哥( Franco )专政时期非常难得。他在巴伦西亚完成小学和中学,自 8 岁起,他还在艺术与工艺学校( Arts and Crafts School )接受正规的绘画教育。 13 岁时,他的家人充分利用最新开放的边境政策,把他以交换留学生的身份送到巴黎学习,后又来到瑞士学习。在巴伦西亚完成高中学业后,他试图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Ecole des Beaux-Arts ),但是当 1968 年 6 月到达巴黎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计划行不通。后来,他返回巴伦西亚,进入 Escuela Tecnica Superior de Arquitectura 学习,并在那里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后来的研究生课程则选择城市规划。在学校期间,他与同学一起接手了独立的项目,同时还写了两本有关巴伦西亚和伊维萨岛本土建筑的书。

由于他对历史建筑中某些杰作精确的数字非常感兴趣,同时觉得在巴伦西亚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方向,他于 1975 年来到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 ETH )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课程。 1979 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并在此期间与苏黎世的一名法律专业学生喜结连理。毕业后,他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担任助教一职,同时开始接受小型的工程委托,譬如:图书馆屋顶或者私人住宅阳台的设计等等。此外,他还开始参加各种竞赛,同时认为这是获得委托的最佳方式。 1983 年,他的第一个获奖方案便是为苏黎世 Stadelhofen 火车站而设计的,而他在该城市就设有自己的事务所。

1984 年,他为巴塞罗那奥运会设计了 Bach de Roda Bridge 大桥,也正是这座大桥的建造确立了他在国际上的声誉。后来,他还设计了许多著名的大桥,譬如: 1987-1992 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委托设计的阿拉米罗大桥( Alamillo Bridge )、 1990-1997 年设计的毕尔巴鄂 Campo Volantin 人行桥和 1991-1995 年设计的巴伦西亚阿拉米达大桥( Alameda Bridge )。

1989 年,他在巴黎设立了第二个事务所,而当时他正在着手里昂机场车站( Lyon Airport Station )的设计。 1991 年,他又在巴伦西亚设立了第三个事务所方便参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群——巴伦西亚艺术科学城( C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的竞标。自八十年代末至九时年代中期,他设计的其他大型公共项目包括:多伦多 BCE Place 购物中心( 1987-1992 年)、里斯本 Oriente 火车站( 1993-1998 年)以及纽约圣约翰大教堂( Cathedral of  St. John the Divine )的获奖设计方案,但是该项目最后未变成现实。


法国里昂火车站


世贸中心中转站


芝加哥螺旋塔

1985 年,他的艺术作品首次在苏黎世一家画廊展出,当时展出了 9 件雕塑作品。后来,他举办了两场个人展: 1992 年在伦敦皇家建筑师协会( RIBA )的回顾展和 1993 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结构与表现”展,使他的国际声誉更上一个台阶。截至现在,他获得的荣誉和奖项不胜枚举,包括:伦敦结构工程师协会( ISE )金奖、多伦多城市规划奖、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明日精英”( Global Leader for Tomorrow )等等。此外,他目前共获得 12 个荣誉博士学位的头衔。

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建筑思想:
人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卡拉特拉瓦的作品:首先,它们都通过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手法以及设计理念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得一目了然,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引起共鸣;最后,这些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解决建筑问题的全新思路,并促使我们思考有关建筑本质的问题。卡拉特拉瓦的工程使人想起复杂的有机生命体的构成方式。这可以作为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设计的桥梁、嘹望塔以及建筑群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的一样,不仅贴切而且加强了景观。当然,他设计的形式并不是纯粹的模仿,也不是直接采用有机体的式样。他的设计方案,或者说他在自然中所作的画,其灵感来自于生物体,尤其来自于人体的骨架、循环系统以及皮肤的活动与生长方式。此外,他也从身体的特技动作与舞蹈者克服重力的姿势中获得了丰富的灵感,捕捉形变,并将之加入到一个流动的世界中去。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密尔沃基美术馆


里斯本火车站


巴伦西亚科学城


因此,当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建筑如同植物一样植入景观时,此建筑不仅不会抑制景观本身的特征,反而还能加强景观的惟一性。当他的作品放置干被遗忘的城市外围时,能给这个地方带来希望和复兴的渴望。卡拉特拉瓦的工程同时具有三个层次:作为建筑,它们具有稳定性与抗瓦解性;作为容器(也可以说是器皿或是管道),它们使人类及其活动具有容纳性;作为表皮,它们具有对某处地点的遮蔽性。卡拉特拉瓦在建筑的这三个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毋庸置疑,他的高质量的设计是集体思想和协作努力的结晶。他的成功应归功干他众多技巧和才能的综合,这些技巧和才能使得工程与众不同。卡拉特拉瓦能够综合多种知识,在普遍水平上思考并不断地创造,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推荐作品  
热点信息    
段正渠作品欣赏
第三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
年度出版物《中国设计师作品年鉴
2011'首届中国当代美术文献奖 评奖
揭晓:首届全国平面设计教育奖【
汪悦进:美术史研究与图像的深层
“造型”展中央美院造型艺术团队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
K11艺术村项目在武汉启动 助力本
揭晓:首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 获
推荐信息    
· 《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20-2021》
· 李 其 中外设计研究院注册设
· 代家鑫 中外设计研究院注册设计
· 童杰 中外设计研究院注册设
· 2019第十三届“创意中国”设计大
· 2018第十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
· 中外设计研究院(CFAD) 《注册
· 中外设计研究院(CFAD) 简介、
· 中外设计研究院(CFAD) 院籍资
· 25款国外面包店名片设计
网站首页  |  加入中外设计研究  |  大赛征集合作  |  联系方式  |  蜀ICP备2022024382号-2
Copyright (C) 2011-2012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5-2022 北京中外视觉艺术院中外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成都 联系电话:010-86227891 + 028-69697262 备案信息: 蜀ICP备2022024382号-2